我们将结合电力体制改革进程和5G发展实际需要,争取把5G基站低谷电价降至每千瓦时0.3元,降幅约10%,进一步减轻企业用电负担。
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围绕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加强沟通汇报和共享交流,构建全国统一电力大市场、促进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共识正在不断凝聚。24家省级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化改造工作加快推进,为进一步深化交易机构独立规范运行创造了良好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增量配电改革试点工作取得的进展。1~6月,公司经营区域内清洁能源交易电量65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3%。4月,结合第二个监管周期输配电价改革工作,国家发改委组织修订输配电定价成本监审办法。加快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研究制订了《2019年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突破年工作计划》,开展省间现货交易试点,推动省级现货市场试点建设、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和两级现货市场联合运作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2019年上半年,公司系统辅助服务补偿总电量近80亿千瓦时,补偿总费用达40亿元,有效提升了系统调节能力,缓解了低谷调峰困难局面,促进了清洁能源消纳,实现了新能源与火电企业的互利共赢。
1~6月,公司经营区域各交易中心总交易电量219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加强电力市场统筹设计,在现货试点过程中积极探索和整体推进包含中长期和现货的完整市场建设。4月下旬,首个泛在电力物联网5G通信实验室成立。
对此,钱朝阳形象地阐释:一方面,泛在电力物联网犹如一颗智力最优的能源大脑和一张坚不可摧的能源盾牌,可以为上海提供更加智能可靠的电力供给和电力保障。带动现代城市能源体系构建,满足城市日益多样化的用能需求,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另一方面,泛在电力物联网又如同一根精准灵活能源绣花针和一个开放共赢的能源生态圈,既可以于微观处提升智慧城市精细化管理效率,也能在宏观层面联动上下游和其他行业,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开发更为便捷灵活的业务应用,为用户提供更加智能化、人性化的服务,让数据价值得以充分挖掘。
3月,国网上海电力发布《城市泛在电力物联网白皮书》首提上海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目标。带动城市安全能级提升,有助于实现全行业多能互补运行和故障精准定位排除,提升能源网络可靠性和应急能力水平。
二是电网技术元素丰富,应用场景多样,建设区域性示范工程拥有理想的载体。据悉,这是国内首次由电网企业与政府合作共同打造的社会化平台,建成后将高效对接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体系,为政府、电网、用户和市场化能源服务企业提供能源监管、能源优化、能源分析报告、能源需求对接等各类服务。通过对能源供需状态的实时获取、精准对接,实现能源资源的高效配置,可以使城市精细管理效能产生叠加、放大和倍增的良性循环。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出现,不仅有助于加速区域内电网资源的共融互通,更能在广泛的社会层面上加速各类主体、各种行业在数据融合增值、市场开放、关键技术开发、人才培养、新业态培育等方面的共建共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形成能源产业协同发展格局,钱朝阳在谈及泛在电力物联网推动能源生态圈建设时反复强调这种溢出效应。
郭瑾表示,下阶段华为将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和国网上海电力共同探索5G、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电力场景的应用,加快推进电力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最终实现泛在电力物联网战略在上海成功落地。对此,国网上海电力副总工程师唐跃中补充:泛在电力物联网通过广泛分布的感知节点形成庞大的数据采集网络,从而实现对电网运行状态的全面感知。而在推进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能源资源整合和公共服务精细化进程中,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能源绣花针的功能定位正在逐渐明晰并日益发挥效力。对此,相关行业的人士同样表示憧憬和期待。
能源溢出和管理的绣花针虚拟电厂的成功实践,从一个方面展现了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应用前景。并将通过全面整合服务资源、系统再造服务流程、建设统一服务平台,重点推动供电服务跨省一网通办,助力优化区域营商环境。
上海为何率先发力泛电网?坐落于青浦西虹桥板块内的一处国网上海电力变电站内,记者从控制室大屏上看到,由周边电网内分布的各类在线监测系统、可视化系统、智能井盖、巡检机器人以及各类安保、环境监测装置采集的数据信息正在实时呈现。同时,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城市的能源盾牌,将为城市能级提升提供更多安全增量。
对于此次全域综合需求响应行动,钱朝阳认为,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的成熟和应用,为大规模需求响应提供了可能,也为上海这样的特大型受端城市电网解决日益突出的峰谷差矛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今后上海城市电网的安全运行和清洁能源消纳将得到更好的保障。带动城市管理能效提升,有力支撑城市神经元系统构建,推动城市管理精细化和社会治理智能化。上海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教授朱淼也持相似观点,他将上海地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主要优势概括为四点:一是电力基础设施好,信息化程度高,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具备坚实的物理基础。不久前,沪、苏、浙三省市联合发布《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9年电力行动计划》,共同明确将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积极打造区域能源供给和服务一体化的示范标杆,全面助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近期刚刚投运的配电物联网云化主站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覆盖张江科学城95平方公里全域的智慧城市能源云平台和综合能源服务互动平台正在建设中,并且已有718家用能客户的关口表数据和21家客户的内部数据顺利接入。
谈及上海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基础条件,华为互联解决方案CTO郭瑾直言非常好。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电力公司正式启动新一轮重要战略转型。
今年,国网上海电力通过将电力物联技术进一步融入保电工作,将在进博会核心区实现99.9999%以上的超高供电可靠性。钱朝阳认为,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分别如同电力系统的骨骼肌肉与神经网络,两者相辅相成,融合发展,最终将能量和信息聚合起来,构成能源流、业务流、数据流合一的能源互联网,这不仅是现代电网的高级形态,也代表了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未来,电网可以将每个用户的可调节电力资源聚合成一个可控集合体,根据大电网运行需求和自身情况主动调节、精准响应,从而实现社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最优化。在不少专业人士看来,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在上海率先取得突破并非偶然,首届进博会智慧保电的成功,就从侧面映证了上海在电力物联网建设上的先发优势。
腾讯云副总裁张浩对此表示,泛在电力物联网可以看做是能源互联网建设征途中的下半场,在这一进程中,互联网行业绝不是旁观者,也不仅仅是技术供应商,而应当和电力企业一道,成为过程的共建者、机遇的共享者和成果的共赢者。在传统技术环境下,由于设备量大、面广、单点设备信息少,中低压配电网侧的故障自动监测和处理效率难以满足实际需要,日益成为电网日常管理中一项最大的挑战。今年以来,泛在电力物联网频频与上海结缘广西电网公司积极落实,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提高客户的获得电力指数,促进广西工业用户生产用电保持稳定增长。
目前,广西电网供电能力充足,平均供电能力约2220万千瓦,高峰供电能力约2657万千瓦,可以满足广西全区总体用电需求。当天,广西电网公司南宁、防城港、北海3个网区负荷创新高,玉林、贵港、北海3个网区日供电量创新高。
其中,铝冶炼及加工、钢铁等重点行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了3.4%、89.8%。同时,今年以来广西电网公司持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激发城镇化居民用电需求,今年以来居民类用电同比增长了20%。
今年广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各类事项办理环节。6月16日至6月22日,广西50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用电总负荷约463.1万千瓦,周环比增长4.6%。
在经历了6月初以来的连续强降雨后,6月下旬,广西转入闷热模式,用电需求大幅增长。6月22日,广西电网日供电量4.74亿千瓦时,年内第二次刷新历史纪录,较上次最高日电量增长0.42%。高温天气下,城镇居民大量使用空调、风扇、电冰箱等大功率电器降温解暑,制造业生产用电同比去年也有所攀升,拉动用电需求剧增。当前,广西已经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广西电网公司将多措并举挖掘广西发电、供电潜力,及时督促各统调电厂加强机组及送电线路维护,利用南网大平台进行跨流域补偿调度,加大西电送桂计划,科学有序安排广西电网运行方式,全力保障广西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开工率83.2%,同比去年增加8.3个百分点。在高温的炙烤下,6月22日,广西大部分区域气温超过30摄氏度,局部地区气温接近40摄氏度
今年广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的短板和不足,进一步优化各类事项办理环节。在经历了6月初以来的连续强降雨后,6月下旬,广西转入闷热模式,用电需求大幅增长。
当前,广西已经进入夏季用电高峰期,广西电网公司将多措并举挖掘广西发电、供电潜力,及时督促各统调电厂加强机组及送电线路维护,利用南网大平台进行跨流域补偿调度,加大西电送桂计划,科学有序安排广西电网运行方式,全力保障广西经济社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6月22日,广西电网日供电量4.74亿千瓦时,年内第二次刷新历史纪录,较上次最高日电量增长0.42%。